第679章 交趾最尊贵的人-《大汉大忽悠帝》
第(2/3)页
话说两次南征之中,都有一个名叫“赵佗”的秦将参与,他本是“恒山郡、真定县”人士,用后世的话说,就是河北石家庄的,跟赵云还是老乡。待到设置“岭南三郡”之后,这个赵佗担任南海郡下辖的龙川县的县令。
这不是中原又乱了嘛,所以任嚣就找来这位赵县令商量,咱们赶紧守好门,别让中原的战火烧到岭南来。
说完这话,任嚣便身染重病,死了。
然后赵佗便“遵从任嚣的遗命”,封锁各个关口要隘,隔绝了岭南与中原的交通。
再然后,这位赵县令居然割地自守,擅自称王,搞了一个所谓的“南越国”出来。
瞅着这一“骨碌”,像不像“边章、韩遂”那一段故事?但是边章当时对韩遂说的意思是,如果朝廷动荡,你就守着凉州,避免凉州百姓受战乱之苦,如果朝廷兴盛,出了明主,你可一定要归附朝廷,别让子孙后代都披着贼皮。
任嚣身为统兵南征的秦朝大将,能够说反就反么?当时的中原朝廷与岭南之地相比,是不是比一线城市与九线农村的差距还大?任嚣得了病,不说赶紧回城里看看,还呆在农村不想走?即便是他真的有了反意,“划地称王”这种事,是不是比较适合自己亲自来做啊?临终之前,担着反名,让子孙后代都披上贼皮,就为了帮助赵县令搞一个所谓的“南越国”出来,他们的关系有那么铁吗?
不管怎么说,任嚣已死,他的本意旁人无从得知,只能是赵佗想让他说过什么,他就说过什么。而事实上,借着任嚣在岭南的巨大影响与“遗命”的帮助之下,赵县令“顺理成章”的窃取了岭南之地,搞出了那个所谓的“南越国”。
后来秦朝被灭了,中原朝廷改为汉室,汉高祖刘邦邦并不承认所谓的“南越国”,更不承认被赵佗窃据的岭南之地归“南越国”所有,还将此地封给了当时的长沙王。
但是,不承认归不承认,汉室刚得天下,可能也无力立刻去征讨岭南,于是刘邦邦便派出大夫陆贾前去说服赵佗,要他臣服于中原王朝。而赵佗也接受了刘邦邦所赐的“南越王”印绶,正式成为汉朝藩属,称臣奉贡。
随后,中原与岭南之间的道路又开通了,官语文字,文化礼仪,耕织制造,各种技术源源不断地流入岭南,使岭南有了文明,也与中原密不可分。然而这种良好氛围并不是贯彻始终的,每当中原朝廷出现衰微之象,赵县令和他的儿孙们就想关起门来,自己也弄个皇帝当当,直到后来,遇上汉武帝……
赵县令和他的儿孙们,总共在岭南淘气了九十三年,然后所谓的“南越国”就被灭了。
再然后,汉武帝设置“岭南九郡”!
…………
从汉武帝到刘汉少,期间经历了三百多年,有些地方已经完全接受并认同了中原王朝,有些地方因为太过边僻,时不时的还是会淘个小气,造个小反。比如“交趾二征姐妹”,“象林功曹之子”……
但是眼巴前,交趾终于要迎来一位大人物了,正是“至尊孤”的玄孙,“汉室正朔”大将军,刘备刘玄德!
“左虎军”的船队从“徐闻湾”出发,先是向北到达合浦,在这里接上从南海而来的刘备等人之后,再沿着海岸线向西转南,到达交趾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