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75章 背后必然有唆使-《大汉大忽悠帝》
第(3/3)页
说到这里,戴陵又停了下来,环视着刘备与众人。其实他想要说的意思已经很明白了,士燮不会心向汉室,说不定人家自己也想自立为王呢!
看到无人反驳,戴陵终于说出了他的想法。
“旁人是否忠贞,暂且不论,然而大将军乃是汉室宗亲,高祖苗裔,必不能容贼逆生乱,窃据我大汉国土。倘若大将军愿率王师,亲征林邑,则天下有识之士,皆知大将军之忠义!”
…………
刘琰本想反驳戴陵,但是看到刘备低头沉思,便不敢再打扰。稍过片刻,刘备忽然抬起头,盯着戴陵,问道:“朝廷叛逆,确实当诛,然而林邑偏远,大军征伐不易。眼下南北交战,正是用兵之时,我若遣人南征,即便能够覆灭林邑,除了让天下人知我刘玄德之忠贞,不知还有何作用?”
戴陵冲着刘备抱拳说道:“大将军莫要小觑林邑叛逆,虽然仅有区区一县之地,但是它的背后还有扶南。诸君试想,叛逆仅凭区区一县之地,怎敢反叛朝廷,自立为王?背后必然有人唆使,为其撑腰壮胆!”
转而,戴陵又冲着刘备说道:“若是大将军南征,讨平林邑之后,可以派遣使者,水陆并进,前去质询扶南,为何要教唆林邑反叛,与朝廷为敌?”
派个使者,还用“水陆并进”?
这位“戴金吾”,你是不是搁这儿开玩笑啊?
但是没有人敢笑,因为大家都已经听明白了,戴陵真正的目的是要鼓动刘备,南征扶南。什么林邑,什么叛逆,什么教唆和质询,统统都是借口而已。
但是刘备不表态,大家也都不敢开口,就只见他仰着个脸儿,说是望着屋顶吧,眼睛好像还是闭起来的,众人也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。
然而戴陵却又接着说道:“扶南地域广大,物产丰茂,便是所种农禾,一年至少也能两熟。若是大将军能在此地修生养息,厉兵秣马,将来未必没有机会,能够再回中州。”
确实呀。
以现在这个形势,就像戴陵开始说的那样,即便自己掌控了交州,便能抵挡朝廷大军了么?周瑜用命给自己打造了一条防线,也不知道鲁肃能用这条防线为自己抵挡到几时。在这之后,自己又该何去何从?倘若真能南征扶南,北边那位高祖还会追着我不放么?
到了这会儿,就别再自己骗自己,说什么“再回中州”了,那只不过是戴陵为自己遮掩面子罢了。倘若真能讨平扶南,也许那里就是我刘备的落脚之处了。
倏然,刘备睁开双眼,起身向着戴陵又拜了下去……
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