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三十章 第一次相亲-《古代种花种草日常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桃花很美,不及种它的人美,人美不及她此刻的心情美。

    有两年了吧!时间匆匆,留不住岁月。

    第一棵桃树还是自己应求着赵沈氏买的,那时,赵沈氏应该也是咬着牙买下来的吧!

    就是这一棵吧!赵兰手抚摸着自己种下的那第一棵桃树。此桃树枝枝丫丫繁多,远远望去,如同撑开的一把粉红色的大伞。赵兰就站在这棵桃树下,看着那朵盛开的桃花,一只蝴蝶飞来,停驻在其间,翅膀收了起来,专心致志的采花蜜。

    赵兰又朝远处望去,一眼望不到边的粉红色,女子都爱这样的红吧!如梦如幻,如坠入童话王国。

    赵兰骄傲的想:这是我亲手打造的粉色王国!我会成为这粉色王国的公主。

    王老太爷如约而至。

    为此美景震惊!他看景满意,看人也很满意。回家后,他一意孤行的要王老夫人来赵家提亲,欲让王公子娶赵兰。王夫人惊得下巴都掉了,为了花竟然不要孙子了。王老夫人拦着他,不坚决不同意去提亲,说:“孙儿读书,以后,要做官,娶个乡下菇凉,如何使得,不懂待人接物,不知礼节。以后,我们锦儿不是要被同僚笑话。此事我是不会同意的。你要是胡来,别怪我和你拼命。”

    王老太爷看看王老夫人想与他拼命的坚定神情,想想还是将此提议作废。王老太爷心中却可惜:多好的女娃,你偏偏有眼不识明珠。

    王家没来求亲,却也有人来提亲了,来说媒的却又是那张家媳妇。

    张家媳妇说的还是她家的亲戚,不过,是拐了弯的亲戚,不过,彼此间是有来往的。

    张家媳妇来赵家说过一次媒,这第二次可谓是熟门熟路。吃罢饭,张家媳妇就过来了,手里还带了些零嘴。赵沈氏在张家媳妇的眼色下,支走了孩子。张家媳妇快人快语,直接问道:“你家兰儿亲事有眉头了吗?”

    赵沈氏摇摇头:“还没有看到合适的。”

    张家媳妇松了口气,露出了笑容,说:“我给你说个人,你听听是否合适。”

    赵沈氏开心的点点头。菇凉大了,要是没人说媒那麻烦可就大了。每个父母就算知道自己的女儿是如何如何的好,可是,没嫁出去总是父母的心思。真是,巴不得常有人来说媒,最好多几个,也好挑一挑。

    张媳妇说的是她娘家,舅舅家的大孙子。张媳妇介绍说:“他呢,也姓张,叫张大鸣,年方十六,不是,我夸他,那孩子真是相貌端正,人机灵,读了几年的书,后来就没有再读。他父亲是酒楼掌柜,便把他说去隔壁衣服铺子做了店小二。他母亲还种了十五亩良田,家里还有个弟弟和一个妹妹。去年,他家在镇上买了间房子。那房子虽小,可是,房子是在镇上,你知道的,镇上的房子价钱可不小。成婚后,小两口住镇上,没有婆婆在跟前,那可是自由多了。”

    赵沈氏听了虽然面上没什么表情,不过,心里还是挺满意的。家庭条件还可以,大约是不愁吃穿的。能单独出来过,这也是赵沈氏比较满意的地方。多少婆婆和媳妇不对付,婆婆总是要压媳妇一头的,如果,不和婆婆住,确实如张媳妇说的,自由得多了。

    张媳妇打趣地说:“你先跟孩子爹商量着,我等你的消息,咱也算一回生二回熟了。”

    张媳妇说话有趣,让人听了心情舒畅,赵沈氏,笑着说:“是的,上次虽然没成,但,听说你弟弟人很不错,只是可惜了,他俩没缘分。这也是没办法的事,月老怎么牵线,我们没办法改变。”

    “你说的太对了,婚姻嫁娶全凭缘分,有缘分的看一眼就成,没缘分的,千方百计的牵线做的也是无用功。三丫的事,听说了吗?”张媳妇说着说着声音越来越低。

    “三丫的事又咋了?”

    赵沈氏皱了皱眉,诧异的问张媳妇。心中却想:三丫遭了虎子家退婚,本就难寻对象,好不容易瞧上一个定了亲,男方各个方面条件还不错,可不能再出差错。要不然,这婚事可就难寻了。

    张媳妇只是当说闲话的谈论着,毕竟事不关己:“听说,前天男方来人了,说是推迟嫁娶日期,也没有个正啊八经的说法。”

    “三丫娘同意了。”

    张媳妇瞅了一眼赵沈氏理所当然的说:“三丫娘是不同意的,可,不同意还能怎么办?男方不来娶,你也没办法是吧,总不能,自己把自己闺女送过去。”

    赵沈氏叹叹气问:“最后,怎么说的。”

    “听说,都没有定确定日子,只是,说那个日期不行,得改个日期,到时是再说。”
    第(1/3)页